歷史

在很久很久以前 (老套開頭)
就是在 1879 年 8 月 23 日那天
有 419 位的葡萄牙移民在夏威夷上岸
在這當中還包含了專業的製琴師:
Manuel Nunes, Joao Fernandes, Augustine Dias

在航行超過四個月,約 15000 公里之後
Joao Fernandes 拿起家鄉的傳統樂器 (Braguinha)
開始高唱家鄉的傳統歌謠

當地的夏威夷人不但覺得這種琴音色優美
還對演奏者飛快的手指頭在指板上移動跳躍感到驚訝
簡直就像跳躍的跳蚤一樣
用當地語言把 跳躍的跳蚤 說出來,就是現在的烏克麗麗囉

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
Liliuokalani 女王 覺得這個樂器是葡萄牙人為當地帶來的禮物
用夏威夷話來說,UKU 是「禮物」,LELE 是「來」的意思
結合在一起就成為現在的 UKULELE 囉

種類

  • Soprano (21吋)
  • Concert (23吋)
  • Tenor (26吋)
  • Baritone (30吋)

Size 越大,音格數越多,能彈的音也越多

構造

  • 琴頭 - 品牌 LOGO
  • 弦鈕 & 弦栓 - 調整弦的鬆緊度與高低音
  • 上弦枕 & 下弦枕 & 琴橋 - 把四條弦固定住
  • 琴頸 - 很長的脖子
  • 琴衍 - 金屬條
  • 指板 & 音格 - 手指頭按的地方
  • 指位記號 - 指版上的點點,快速辨識是在哪一格
  • 音箱 & 響孔 - 聲音發出來的地方